中国氢能发展:从试点探索进入有序破局新阶段

宁德储能网:

中国氢能发展:从试点探索进入有序破局新阶段

近期,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并指出“中国的氢能产业正从试点探索逐步进入有序破局的新阶段”。报告从政策制定、市场规模、价格水平、创新应用、国际合作、标准认证等六个方面,系统总结2024年国内外氢能发展形势;从政策统筹、技术攻关、公共服务、推动试点、国际探索等方面,提出相关工作部署,为“十五五”时期氢能产业提质提速奠定坚实基础。

一、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协同共进

(一)国家引导构建产业发展四梁八柱

氢能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明确“积极有序推进氢能开发利用”的法律定位,中央政府将其列为前沿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等工作要求;2024年22个省级行政区将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累计出台专项政策超560项,逐渐打造“国家统筹—地方落实—市场驱动”的政策闭环。

(二)产业规模世界首位奠定氢能引领地位

根据《报告》,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突破3650万吨,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成为增长亮点,截至2024年底,全球累计建成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超25万吨/年,我国占比近一半,宁夏宁东等地规模化项目建成投产,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接网方案获批,“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三)技术创新驱动全产业链突破

在制氢环节,单堆兆瓦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实现商业试运营,兆瓦级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下线,“海洋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验证”项目开工;储运领域,国内首条具备掺氢输送能力的长距离高压管道项目竣工;深地大规模盐穴储氢库CQ-1井开钻;应用层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约2.4万辆,加氢站超540座,氢能在重卡、港口机械等领域的替代效应逐步显现。

(四)差异化区域布局形成特色发展极

“三北”地区依托风光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成为绿氢生产核心区,累计规划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重点推进“绿氢+化工”“绿氢+冶金”耦合示范,实现工业领域深度脱碳。东部地区聚焦技术研发与高端应用,山东建成“氢进万家”示范社区,广东开展液氢跨洋运输试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形成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集群,推动氢能从工业原料向能源载体转型。

二、产业系统性突破仍面临挑战

(一)成本与经济性

当前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较化石能源制氢仍然较高,核心受制于电力成本、电解槽投资和项目运行运营效率。通过“风光氢储”一体化等机制创新降低电价水平,推动电解槽规模化生产降低单台成本,以及虚拟电厂、氢基燃料出口等商业模式等仍有待探索。

(二)标准与安全

氢能“能源属性”与“危化品属性”的双重特征导致相关项目验收管理仍需进一步优化。电解水制氢、氢储输、装备检测等关键领域标准仍需完善,国际标准互认等工作亟待夯实。

(三)产业链协同

我国在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车用压力氢气传感器等关键材料依赖进口,电解槽宽负荷调节等技术也亟待突破,规模化项目投资建设模式仍在探索,“技术研发—装备制造—项目运营”的全产业链生态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多措并举推动氢能战略落地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载体,氢能产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的关键阶段。需以系统性思维破解技术、成本、生态等瓶颈,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快推动技术装备规模化实证

工业领域聚焦“绿氢替代化石能源”,2030年前实现合成氨、甲醇等行业渗透率稳步提高;交通领域推进“氢电互补”,在重载货运、港口机械等场景推广燃料电池车辆;能源领域探索“风光氢储”模式,千万千瓦级风光基地配套建设氢储能项目,实现跨季储能与电力调峰。

(二)打造全球化竞争中的中国方案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电解槽出口国,相关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加快布局国际合作项目。未来需加快建立绿氢认证体系与跨境贸易规则,推动标准、装备、项目全链条出海,在全球氢能产业链中确立“制造端引领、应用端创新”的双轮优势。

(三)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

建议国家实验室牵头整合高校、企业、科研机构资源,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全流程贯通;在部分地区试点政策创新与场景开放,形成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协同推进的创新发展格局,支撑氢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苏萍)


分享到:
中国氢能发展:从试点探索进入有序破局新阶段
中国氢能发展:从试点探索进入有序破局新阶段

声明:网站中发布的内容转载于网络,文章中如有涉及到广告信息请自行甄别。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第一时间删除!发布者:马克,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iedai.com/4564.html

(0)
马克的头像马克
上一篇 2025年8月24日 上午11:43
下一篇 2025年8月24日 下午12:42

相关推荐

  • 国家能源局:将新型储能等新型经营主体纳入电力业务许可豁免范围

    宁德储能网:6月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业务资质许可管理更好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意见表示,支持电力领域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发展,除另有规定外,原则上将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新型储能、智能微电网等新型经营主体纳入电力业务许可豁免范围。合理压减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等级,科学调整准入条件标准,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行业高质…

    2025年8月25日
    6000
  • 云南:支持独立储能/电源侧储能参与需求响应

    宁德储能网:2月26日,云南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电力需求响应方案》。文件提出,支持独立储能和电源配套储能在满足调度指令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负荷聚合商或虚拟电厂聚合的方式参与需求响应。 交易品种分为邀约型削峰、实时型(可中断)削峰、邀约型填谷、实时型填谷四类。 其中,在最高3~4h调控时长下:邀约型削峰响应补偿标准0~24元/千瓦·次;实时型(可中断)削峰响应补偿…

    2025年8月27日
    7800
  • 四川:电力用户主动错避峰响应电价0.3元/kWh

    宁德储能网:7月14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电力用户主动错避峰负荷响应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明确,电网企业负责计算供区内参与主动错避峰负荷响应用户的费用,主动错避峰响应电价标准维持不变(0.3元/千瓦时),优先将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和地方电网尖峰电价增收资金作为各自供区响应费用的资金来源,并严格按照以收定支原则安排使用。 主动错避峰用户响应…

    政策规范 2025年8月24日
    9200
  • 江苏泗洪: 到2025年底形成全县1.5万千瓦左右规模的虚拟电厂资源

    宁德储能网:国网泗洪县供电公司发布关于征求《关于促进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的实施意见》社会公众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出,建成泗洪虚拟电厂体系,实现“电力数据展示、丰富聚合资源、负荷需求响应、绿电绿证交易”等功能。到2025年底,形成全县1.5万千瓦左右规模的虚拟电厂资源,促使虚拟电厂平台在负荷资源聚合互动、工商业节能降碳、能源变革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发展等领域发挥重要…

    2025年8月29日
    7500
  • 广州白云区:支持新型储能重大项目加速落地

    宁德储能网:9月4日,广东广州市白云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广州市白云区促进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其中指出,支持新型储能制造业项目建设。在白云区实际落地的新型储能先进制造业项目,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达5000万元及以上,按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的 2%给予扶持;支持新型储能企业引进和购置先进设备,年度新设备投资达2000万元及…

    2025年9月9日
    5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