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力争2026年储能应用规模超80万千瓦

宁德储能网:(见习记者衣韵潼 记者周倜然)1月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6年,建立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产业链,打造2个新型储能产业园,培育10家以上具有产业带动效应的优质企业,力争应用规模80万千瓦以上,储能削峰初见成效,带动产业规模近千亿级。到2030年,引育结合形成千亿级规模领军企业,力争应用规模超过200万千瓦,实现尖峰负荷全削减,带动产业规模再翻番。

为建设多元开放的示范应用场景,《方案》指出,鼓励火电机组合理配置新型储能,提升调节能力和整体效益。同时,灵活发展用户侧新型储能,聚焦工业园区、数据中心、通信基站、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制氢加氢一体站等,建设功能多样、经济性好、安全灵活的新型储能设施。在车网互动(V2G)上,强化桩、网、车三端支撑,桩端加快推进小区V2G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公共充电场站V2G示范项目,力争到2030年,完成3-5万个智能充放电桩建设。

技术层面,聚焦安全、高效关键词,《方案》强调,加快推动电池本质安全控制、安全预警等技术研发和标准研究,推动集中式、组串式、分布式能源块等系统集成多线路发展。围绕“光储端信”创新应用,探索新型储能调节能力技术;布局前瞻性储能关键技术,着力攻坚长时储能技术,推动超级电容器、飞轮储能、超高温熔盐和热化学储热等储能技术持续进步。

完善市场主导的营运模式。《方案》表示,将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支持纳入年度建设计划的独立储能电站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现阶段电力市场,并在电力现货市场正式启动后参与现货交易。与此同时,优化收益方式,将上述独立储能电站参照发电项目进行调用结算,其充电电量不承担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


分享到:
上海:力争2026年储能应用规模超80万千瓦
上海:力争2026年储能应用规模超80万千瓦

声明:网站中发布的内容转载于网络,文章中如有涉及到广告信息请自行甄别。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第一时间删除!发布者:马克,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iedai.com/4876.html

(0)
马克的头像马克
上一篇 2025年8月28日 下午2:58
下一篇 2025年8月28日 下午3:58

相关推荐

  • 四川宜宾: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最高补贴400万/年

    宁德储能网:近日,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度新型储能项目补助的通知。 文件提出,申报基本条件: (一)申报对象须为宜宾市范围内通过项目验收且并网运行的新型储能项目。 (二)新型储能项目单位(或经项目单位同意的投资主体)为申报主体,申报主体须为依法经营的企业及相关组织机构,未在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有效期内,涉及项目应符合安全、环保、建设…

    政策规范 2025年8月26日
    7300
  • 重点推进新型储能等技术的创新应用!《陕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印发

    宁德储能网:近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陕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其中提到,建立并完善与电力市场衔接的需求响应价格机制。根据“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通过实施尖峰电价等手段提高经济激励水平。 鼓励和引导新型储能、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空调负荷等主体参与调节能力建设。 支持各类电力需求侧管理服…

    政策规范 2025年8月27日
    7500
  • 180GW+2500亿元!两部门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方案出台!

    宁德储能网: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基本实现新型储能的规模化、市场化发展。这一政策被视为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举措,将对储能产业乃至整个能源行业带来深远影响…

    2025年9月15日
    17900
  • 国家能源局新政为储能带来新机遇!

    宁德储能网: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进一步组织实施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的通知》。通知要求,根据电网承载力,引导农村分布式光伏科学布局、有序开发、就近接入、就地消纳。 通知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主管部门要结合“千家万户沐光行动”,认真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一步因地制宜细化规范农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建设、接…

    2025年8月26日
    5500
  • 充电桩、加氢站要大变样?十部门发文推动交通能源融合

    宁德储能网:当高速公路服务区摇身一变成为“微型发电厂”,港口集装箱卡车逐步采用自行生产的绿色氢能,山区隧道口崛起一座座“平急两用”的能源方舟——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随着十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逐步成为现实。这份文件不仅描绘了“交通+能源”深度融合的宏伟蓝图,更彰显了中国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奋力书写交通领域能源变革的新篇…

    政策规范 2025年8月26日
    6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