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能源成为电网调频的重要资源

宁德储能网:

让新能源成为电网调频的重要资源12月11日12时,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的电力调度控制大厅内,主值调度员陈力紧盯监控大屏上各风电场、光伏电站的实时出力数据。

  “这个时段新能源出力大,常规机组调频能力较弱,要重点关注新能源机组的运行情况。”陈力对同事说。为了确保极端情况下电网频率稳定,他们通过计算机组出力数据确定:此时西北地区有超200万千瓦的新能源机组可参与电网一次调频,在极端情况下可秒级响应。

  “乌金”富集,“风光”无限——西北地区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风光资源可开发量超过160亿千瓦。如此规模的新能源资源,让西北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试验场”。截至2023年年底,西北电网已成为我国首个以新能源为发电装机主体电源的区域电网。

  新能源发电电源的大规模并网在提升能源电力“含绿量”的同时,也对电网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参数,电网频率与新能源机组的关系却并不“友好”。

  “传统的电网调频主要通过火电、水电机组实现。这类常规机组调频能力强,也易于调控。”陈力说,“新能源机组本身并不具备调频能力,而且其出力的波动性、间歇性还增加了电网的调频负担。”

  进入“十四五”以来,西北电网年均增加新能源发电装机3600万千瓦,在运直流输电工程数量达到11项,电力跨区外送规模居我国各区域电网之首。在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的背景下,面对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网网架结构愈加复杂等挑战,国网西北分部如何确保电网频率稳定?

  “我们通过应用快速频率响应控制技术让新能源变成电网调频的重要资源。”国网西北分部调度控制中心主任任景介绍,“目前,西北地区已有超过4000万千瓦装机的新能源机组可参与电网一次调频,规模居全国区域电网首位。”

  将不稳定的新能源变成服务电网频率稳定的调节资源,得益于一项国网西北分部2016年启动的项目。

  8年前,西北地区的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电源总装机的三分之一。尽管新能源装机规模和电网网架结构复杂程度远不及如今,西北电网因新能源并网带来的调频资源结构性困境却已逐渐显现。

  “大量新能源机组并网后,常规机组装机容量占比降低,电网可用的快速频率响应资源相应减少,加之直流外送规模逐步增大,西北电网亟须新能源参与电网一次调频,提升系统抵御功率冲击的能力。”任景介绍。

  于是,以提升新能源对电网频率稳定的支撑能力为目标,国网西北分部开始推进“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电网多源协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当时,全国新能源场站均不具备快速频率响应能力。国网西北分部开展的是一项“从无到有”的研究。如何破题?切入点还是常规电源机组。

  “由于没有其他可借鉴的案例,我们仿照了常规电源机组的一次调频控制逻辑,尝试在新能源场站的有功控制系统加入一次调频功能。”国网西北分部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王智伟说。

  按照这一思路,项目团队在10家新能源场站开展试点改造,又参照常规电源机组的一次调频验证方式,创新进行了一系列新能源快速频率响应测试。项目团队不仅验证了新能源机组参与电网快速频率响应的可行性,还总结提出了相关性能要求。

  解决了“能不能”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怎么做”。电网调频需要各类型电源协同配合,要将新能源应用于电网实际调频,还需要让“风光”与“水火”更好地协作。

  2023年12月14日17时14分,西北电网出现频率波动。各类型电源根据预设的调频参数迅速动作,协同调减出力,仅用5秒便将电网频率调至稳定区间。

  本次操作的顺利开展,正得益于项目的研究成果。在完成新能源场站试点改造和系统性试验的基础上,项目团队考虑了新能源与常规电源的调频差异,通过优化控制参数提出了多类型电源梯次协同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让常规电源机组与新能源机组在电网调频中高效协同、综合利用。

  新能源快速频率响应控制相关技术从2018年开始在西北五省(自治区)推广,成功抵御了多次电网实际故障扰动,也助力西北电网构建了频率安全防控体系。

  随着西北电网结构愈加复杂,项目团队又开展了一系列优化研究,在调频资源梯次利用、级联断面优化控制等更复杂场景下纳入新能源。相关成果的应用促进了新能源一次调频能力由“从无到有”向“从有到优”转变,使西北新能源关键送出通道利用率提升8个百分点。

  项目成果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场站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目前,项目团队研发的新能源场站主动频率控制装置已在西北地区近300座新能源场站应用,研发的新能源场站控制硬件在环试验测试平台可在市场占有率超80%的20余种装置及系统上开展测试。

  “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电网多源协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果使西北电网调频资源覆盖至全类型电源,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的系列成果解决了新能源消纳受限于频率防控风险的技术瓶颈,对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具有支撑作用。”国网西北分部副总工程师马晓伟介绍。今年前三季度,西北电网新增新能源并网容量4030万千瓦,同比增长38.4%,度夏期间包括风、光电源在内的清洁能源发电量超1600亿千瓦时,占比超40%。


分享到:
让新能源成为电网调频的重要资源
让新能源成为电网调频的重要资源

声明:网站中发布的内容转载于网络,文章中如有涉及到广告信息请自行甄别。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第一时间删除!发布者:马克,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iedai.com/4914.html

(0)
马克的头像马克
上一篇 8小时前
下一篇 7小时前

相关推荐

  • 河北:加装储能可突破容量限制

    宁德储能网:7月21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开征求《河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意见。文件明确,对于暂无可开放容量地区,若在用户侧加装了可存储分布式光伏发电量的储能设施,通过光储协同,在保证公共连接点及上级220千伏电网不返送、110千伏及以下电网不发生反向重过载、电压越限、短路电流超标、谐波越限等情况下,由项目投资主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

    政策规范 5天前
    2000
  • 新能源新政新焦点:增量项目如何进行投决?

    宁德储能网: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文件”),文件提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并创新性地提出机制电价作为支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文件发布后,业内在普遍认真学习和研究政策的同时,对未来新能源投…

    政策规范 1天前
    1500
  • 两部门要求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

    宁德储能网:记者4月29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近日印发《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今年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时间表。 其中,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6月底前、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安徽、陕西力争在2026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2025年底前,福建、四川、辽宁…

    3天前
    1400
  • 四川能源监管办:关于加强四川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管理的通知

    宁德储能网:3月21日,四川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对《关于加强四川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出,虚拟电厂类并网主体应纳入涉网安全管理的设备范围应包括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分布式能源资源(包括分布式发电、储能、可调节负荷等)的通信设备、控制终端以及参与电网调度和运行控制的相关软件硬件设施等,虚拟电厂内部接入的电源,…

    政策规范 2天前
    2300
  • 储能项目1050MW/2100MWh​!贵州省发改委发布《2025年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

    宁德储能网:2月28日,贵州省发改委发布《2025年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共发布合计1600个重点项目。 其中涉及储能项目8个,共1050MW/2100MWh,投资总额24.95亿元;储能装备项目3个,分别为:遵义综保区钒液流储能全产业链项目、镇远县储能系统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新能源储能PACK生产及充电桩制造项目。 储能装备项目相关信息如下: 遵义综保区钒…

    2天前
    2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