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铝排专题:电池包中铝及铝合金应用

一、铝与铝合金的概念

铝是一种银白色轻金属,原子量为 26.98,具有面心立方晶格,密度仅 2.70g/cm³(约为铁的 1/3),熔点 660℃,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之一。纯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通常通过加入其他合金元素(如铜、镁、硅、锌、锰等)形成铝合金,以提升其力学性能。

640-14

1、概念

铝合金是铝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融合而成的合金材料。根据国际焊接学会(IIW)的分类,铝合金可分为锻造铝合金与铸造铝合金,以及热处理强化铝合金与非热处理强化铝合金。

其中,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如 2000 系 Al-Cu 合金、6000 系 Al-Mg-Si 合金、7000 系 Al-Zn-Mg 合金)通过 “固溶退火 – 淬火 – 时效” 工艺提升强度;非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如 3000 系 Al-Mn 合金、5000 系 Al-Mg 合金)则通过固溶强化、加工硬化等方式增强性能。

2、铝及铝合金四位数字标记(EN573-1)方法

铝及铝合金四位数字标记有着特定含义,以 6061 为例:

第一位数字:代表主要合金元素分组,“6” 表示该合金属于 Al-Mg-Si 合金系列 。这类合金以镁(Mg)和硅(Si)为主要合金元素,并以 MgSi 相为强化相,具有中等强度、良好的抗腐蚀性、可焊接性和氧化效果,广泛应用于要求一定强度和抗蚀性的工业结构件,如汽车、建筑等领域。

第二位数字:表示改型情况,或对杂质及组合元素的控制情况 。“0” 表示原始合金,没有对合金进行特殊改型 。若数字为 1-9,则表示对原始合金进行了相应次数的改型 。

第三和第四位数字:对于 2xxx – 8xxx 组,这两位数字没有特定含义,仅用作顺序号,以识别同组中的不同铝合金 。“61” 是用来区分 6xxx 系列中不同铝合金的编号,并不直接代表成分或性能特点 。

而对于 1xxx 组(纯铝),最后两位数字表示纯铝最低百分含量(99.00%)的小数点后面的两位数字 ,例如软铝排 1060,表示铝含量为 99.60%。

3、各系列铝合金特点及典型应用

合金系列 主要元素 合金特点 典型合金 应用领域
1XXX 纯铝  Al≧99.0% 强度低,导热性很好 1100 食品、化工、绝热箔、印刷板、导线
2XXX Cu 强度高,耐蚀性差 2024 航空航天、车身钣金件、蒙皮
3XXX Mn 强度中等,耐蚀性好,可焊性好 3003、3004 易拉罐、建材、散热片、钎焊板
4XXX Si 强度中等 4343、4004 焊料、活塞
5XXX Mg 强度中等,耐海水腐蚀性好 5052 易拉罐、船舶、车身板、压力容器、结构件
6XXX Mg + Si 强度较高,耐蚀性一般,导热性较好 6061、6063 汽车(底盘、轮毂、车身板)、真空板
7XXX Zn + Mg(Cu) 强度很高,可焊性差,耐蚀性较差 7075、7072 航空航天、起落架、空调铝箔(7072)、自行车
8XXX Fe,Si, 其它 强度中等 8011、8006 利乐包装、航天(Al – Li)、散热器翅片

 

二、铝与铝合金的核心特性

铝及铝合金的特性使其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理想材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轻量化优势:纯铝密度仅 2.70g/cm³,远低于钢(7.87g/cm³),铝合金通过合理合金化设计,可在保证强度的同时维持低密度特性。例如,6000 系铝合金的密度约 2.71g/cm³,比高强度钢轻约 60%,能显著降低动力电池包的重量,提升电动车续航能力。

2、优异的力学性能:铝合金可通过强化工艺实现高强度与高韧性的平衡。例如,7000 系 Al-Zn-Mg 合金的抗拉强度可达 500MPa 以上,5000 系 Al-Mg 合金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满足动力电池包的结构承载与碰撞安全需求。

3、铝替代铜电气趋势:铝及铝合金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纯铝的电导率约为 61% IACS(国际退火铜标准),虽低于纯铜的 100% IACS,但铝的密度仅为铜的约 1/3。从导电效率与重量的综合角度看,在相同重量下,铝的导电总量更具优势,能满足动力电池包内部电气连接的需求,如电气系统中使用的 6101 硬铝排和 1060 软铝排,在实现高效导电的同时有助于减轻电池包整体重量。

4、良好的导热与散热性:纯铝的导热率为 235W/m・k,铝合金(如 6061)导热率约 167W/m・k,远高于钢(约 50W/m・k),可快速传导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配合冷却系统实现高效散热,避免电池过热。

5、耐腐蚀性能:铝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₂O₃),能阻止内部材料进一步氧化;5000 系 Al-Mg 合金等还具有优异的耐电化学腐蚀能力,可适应动力电池长期处于潮湿、多电解质环境的使用场景。

6、易加工性:铝及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塑性和成型性,可通过挤压、轧制、焊接等工艺制成复杂结构件(如电池包托盘、横梁),且加工能耗低于钢,适合大规模量产。

三、动力电池中铝及铝合金的应用部位

动力电池系统(尤其是电池包)的多个核心部件依赖铝及铝合金的特性,大概应用如下:

640-3

1、下托盘与底板
下托盘和底板主要采用 6 系铝合金中的 6061、6064、6005A 等,6 系铝合金具备中等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加工性能,两者共同构成电池包稳固的底部支撑结构,能有效抵御来自路面的冲击,为内部电芯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2、横梁与支架
横梁采用6 系铝合金中的 6082 铝合金,6082 铝合金在 6 系合金里强度较高,具有出色的挤压性能与焊接性能,用于固定模组并预留布置空间。端部支架采用 6061 铝合金,能缓冲车辆行驶振动带来的冲击力,起到连接和稳定结构的作用。

3、侧面防撞梁
侧面防撞梁由6 系铝合金中的 6082 铝合金制成,通过辊压成型工艺,利用该铝合金的高强度及可设计的变形特性,配合溃缩结构在车辆侧面碰撞时吸收能量,降低对内部电芯的影响,提升电池包安全性。

4、冷却系统部件
电池冷却系统的材料选择多样化,具体如下:

(1)平板式冷却板(冲压流道板):采用 3 系列铝中的 3003 合金(对应国标牌号 LF21)。3 系列铝因优异的耐腐蚀性及焊接性能,是汽车热交换器相关材料的首选,能适应冷却系统的潮湿环境,满足冲压成型工艺要求。

(2)挤压型材式、搅拌摩擦焊及铣槽式冷却板:选用 6 系列铝合金(6063 或 6061 合金)。6 系铝具备高强度、优异的加工和导热性能,适用于电子散热领域的热沉,可支撑复杂流道结构,保障散热效率。

(3)扁管:精密挤压工艺以 1 系和 3 系铝为主,辊弯成型工艺则采用 3003 管板料加工,利用其良好的成型性和耐腐蚀性保证扁管的密封性与耐用性。

(4)吹胀式冷却板:受工艺限制,以 1 系铝居多,少部分采用 3 系铝,利用其延展性实现均匀变形。

(5)压铸式冷却板:采用铸造铝合金 ADC12、ADC1 等再生铝合金,适合复杂结构的一体压铸成型,兼顾成本与结构强度。

5、电芯的铝壳
电芯铝壳多采用 3003 铝合金,其属于 Al-Mn 系合金,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导热性和耐腐蚀性,能保护内部化学物质并传导热量,通过冲压等工艺可制成精密形状,减轻电芯整体重量。

6、模组的端板与侧板
模组的端板和侧板常选用 A380、5083 等铝合金,A380 属于 Al-Si-Cu 系铸造铝合金,能为模组提供坚实支撑,精准塑造复杂形状。5083 铝合金属于 Al-Mg 系合金,在不可热处理合金中强度良好,耐腐蚀性优异,尤其适应电池包内部环境,焊接和加工性能出色,能抵御振动产生的应力,保障模组结构稳定。

7、电气系统的软硬铝排
电气系统中,硬铝排材质选用 6101 铝合金,其电导率高达 61% IACS,耐腐蚀性与焊接性良好,可满足高电流传输需求。软铝排采用 1060 纯铝,由多层 0.1mm 软态铝片焊接而成,导电性优良且质地柔软,便于加工成复杂形状。与铜排相比,铝排重量更轻,有助于减轻电池包整体重量,提升车辆续航能力。

四、总结

铝及铝合金凭借轻量化、高强度、导热性好、耐腐蚀等特性,在动力电池系统中应用广泛。从底部的托盘、固定模组的横梁,到安全防护的防撞梁、高效散热的冷却系统,再到电芯外壳、模组部件及电气系统的铝排,不同系列的铝合金(如 3 系、5 系、6 系等)通过各自的性能优势,满足了电池包在重量、安全、散热等多方面的需求,为电动车的续航提升与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支撑。

今天的文章和参考资料,均已放入知识星球

声明:网站中发布的内容转载于网络,文章中如有涉及到广告信息请自行甄别。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第一时间删除!发布者:马克,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iedai.com/4302.html

(0)
马克的头像马克
上一篇 2025年7月18日 上午10:41
下一篇 2025年7月18日 上午10:42

相关推荐

  • 一张图说清楚 BMS与PCS的三级联动控制策略

    电池安全运行需设置三级保护措施。 一级报警:BMS指示PCS降功率运行。 二级报警:BMS指示PCS停充放电,限制电流为0。 三级报警:BMS通知PCS停机,延时后断开继电器。 保护策略 复位策略 关于锂电行天下 锂电行天下立足于储能、动力等新能源产业,以多年的行业内的技术经验积累,致力于新能源产品研发、项目咨询、线上培训服务等领域的服务和支持,帮助客户提高…

    2024年12月4日
    77400
  • 汽车铜排“烧毁”之谜,你了解多少?

    “ 汽车着火的 “罪魁祸首”,很可能就是汽车里一个不太起眼却至关重要的部件 —— 铜排。它为什么会突然烧毁,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深入探究一下这个关乎汽车安全的重要问题。” 铜排一般由铜材质制成,这是因为铜具有出色的导电性,能够高效地传输电流,而且它还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能在汽车复杂的工作环境中稳定工作。从外观上看,铜排有多种形状…

    2025年7月22日
    8800
  • 动力电池系统的成组技术(四)——电池包箱体结构设计

    相信大家对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动力电池的使用与维护/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开发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草堂君就对动力电池系统的成组技术进一步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动力电池系统的电池箱结构设计 电池箱体作为动力电池的载体, 在动力电池安全及防护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电池箱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包括机械…

    2025年7月22日
    10600
  • 储能技术展望——新型储能技术进展及应用分析

    能源是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动力,为实现高质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我国能源产业也将绿色低碳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任务[1-4]。其中,储能是在此背景下催生出的新兴行业。目前,我国储能行业处于由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在技术研发、示范项目、商业模式、政策体系等方面均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抽水蓄能为主,多种储能技术综合发展的整体趋势[…

    2024年11月4日
    20100
  •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基本功能(二)

    大家好!接上一篇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基本功能(一),今天继续为大家讲述BMS是能量控制管理和电池信息管理。 四、 能量控制管理 能量控制管理常被归入电池“优化管理”的范畴, 即它不属于电池管理系统基本的、 必备的功能, 以往有许多电池管理系统并不参与电池的充、 放电管理, 也不具备均衡控制管理的功能。 在能量管理中, 电流、 电压、 温度、SOC、 …

    2025年7月22日
    6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