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宁德储能网统计,2024年第三季度共计完成涉及长时储能技术路线的58项采招,较第二季度增加24项,总规模达到3.8GW/18.1GWh,剔除上一季度集采项目后,装机容量较第二季度增长68%。
其中压缩气体储能规模3.06GW/15.45GWh,液流电池储能规模0.74GW/2.6GWh。
1
压缩气体储能
2024年第三季度共有11个压缩气体储能项目招投标,其中包含2个二氧化碳储能项目,1个液态空气储能项目,8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招标范围包括EPC、核心设备及勘察设计、工程监理等其他服务。
中标金额最大的为黑龙江吉能宝清350MW/1750MWh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级示范项目设备岛成套设备采购,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以93770万元中标,该项目招标范围包括提供1套设备岛主设备及其附属设备,满足系统350MW 5小时发电时长、7小时储能时长,设备岛包括但不限于:透平发电机组系统、空气压缩机组系统、换热系统、热水储热系统、熔盐储热系统、全厂控制系统等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地面主要工艺系统。
近年来哈电汽轮机在蓄热、压缩空气储能等长时储能领域积极布局。目前,哈电汽轮机已具备先进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膨胀发电系统、储换热系统以及压缩空气系统核心技术,但还未有过压缩机组相关业绩及供货。
华电集团木垒100万千瓦二氧化碳压缩空气储能综合能源示范项目10万千瓦/100万千瓦时二氧化碳储能电站是全球最大二氧化碳储能电站,9月1日,该项目在新疆昌吉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举行开工仪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EPC总承包,报价15.599703亿元,折合单价1.56元/Wh。
2
液流电池
2024年第三季度共有25个液流电池储能项目招标启动,涉及全钒液流电池、水系有机液流电池、铁基液流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其中包含3个液流电池生产项目,共计产能约2GWh。
从招标范围来看,共有15个项目涉及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采购,其中有9个项目完成招标,中标单位包括有色西勘院、建投钒晟、国润储能、沈阳时代、四川伟力得、大连融科、上海电气储能等,其中有色西勘院、四川伟力得、上海电气储能三家单位中标项目最多,均为2次。
2024年三季度,液流电池百MWh级储能系统招标4个,分别为于洪区百万级公共储能中心项目(含90MW/360MWh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储能)、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97MW/388MWh全钒液流储能系统、白城市100MW/600MWh全钒液流共享储能电站示范项目(一期50MW/200MWh)、内蒙古能源集团磴口电储新能源项目(含100MW/400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8月9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97MW/388MWh全钒液流储能系统框架采购公开竞争性谈判成交名单公告发布,成交人为: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8月26日,白城市100MW/600MWh全钒液流共享储能电站示范项目一期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告发布,本期项目建设规模50MW/200MWh。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安徽)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51000万元,折合单价2.55元/Wh。
9月14日,内蒙古能源集团磴口电储新能源10万千瓦/40万千瓦时储能系统设备采购中标结果公示。分为两个标段,每个标段规模为50MW/200MWh。标段一中标人为上海电气(安徽)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中标金额:403960000.00元,折合2.0198元/Wh;标段二中标人四川伟力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标金额:434600000.00元,折合2.173元/Wh。
沈阳于洪区百万级公共储能中心为国家能源局2023年12月发布的56个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之一。9月9日,于洪区百万级公共储能中心项目90MW/360MWh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设备采购单一来源公示发布,拟定单一来源供应商为宿迁时代全资子公司沈阳时代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价格方面,2024年三季度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采购中标单价区间为1.23-3.1元/Wh,最低价为徐州国纤新能源有限公司铁矿集团1.25MW/6MWh储能项目,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740万元的投标报价中标,折合单价1.23元/Wh,但原因是该项目采用了租赁模式。据该项目招标公告,包含但不限于设备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租赁、设备进退场及租赁期内运维服务等。建设期限为40日历天,租赁期限为安装施工完毕验收合格并网投入运行后10年。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比价格时要区分项目是采购液流电池系统设备还是EPC,EPC的价格必然是要高于单纯的设备采购价的。
3
混合储能
2024年三季度参与招标的含长时储能技术项目中,共有12个混合储能项目,较第二季度上涨9件,其中全钒液流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多达7件。其中涉及技术路线最多的为青海公司国能(大柴旦)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第二批大基地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100MWh多种形式混合储能项目。
国能(大柴旦)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光伏工程装机70万千瓦,风电工程装机30万千瓦,总体按照20%*4小时的比例及充放电时长配套建设储能系统203.97MW/800MWh,其中集中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175MW/700MWh,5MW/20MWh为一个储能单元,共计35个系统单元。剩余100MWh为科技储能项目,其中高压直挂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23.6MW/94.43MWh、飞轮储能1MW/0.025MWh、超级电容1MW/0.00833MWh、钛酸锂1MW/0.5MWh、钠离子电池0.5MW/1MWh、半固态电池1.37MWh/2.04MWh、全钒液流0.5MW/2MWh。
与传统单一储能技术相比,混合储能技术结合了多种不同储能方式,综合利用了多种技术的优势,弥补了单一储能技术的缺陷,同时也克服了储能系统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
同时,混合储能技术更为灵活与智能化,通过计算机、物联网等新技术手段,能够对储能系统中的各种储能设备进行协调控制,使得整个系统的储能效率得到最大化提升,同时实现对供电网络的动态调节和优化调度,增强微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及供电质量。
另外,混合储能有助于降低系统成本,两个或多个储能系统可以共享大部分相同的电力电子和电网连接硬件设备,降低初装成本及维护成本。
比如全钒液流电池和锂电池,两种储能技术具有的各自优势,即锂电池的高比功率,全钒液流电池的高容量,再结合成本、技术成熟度、效率以及寿命等因素,全钒液流电池与锂电池混合储能综合来说可以较好地满足电力系统对储能系统的要求,使得储能系统同时具有高电力和高能效的特点。
锂电池混合其他技术路线的项目应用陆续出现,多种新型储能技术互补以适用多元场景诉求。长期看,随着储能应用场景更加多元和多种新型储能技术更加成熟,在经济性与适用性的综合考量下,混合式储能组合应用将会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声明:网站中发布的内容转载于网络,文章中如有涉及到广告信息请自行甄别。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第一时间删除!发布者:马克,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iedai.com/4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