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思创 IPO,海归博士创业,干出一家新型储能 “独角兽”

在多家储能企业选择暂缓或终止上市的情况下,海博思创于 2023 年 6 月提交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后,近日成功通过上交所上市委员会审核。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极大地提振了储能行业从业者的信心。
72680b2f9365ee4aa6eafd69aa7abfe8
一、海归博士创业,开启储能征程

海博思创由张剑辉博士带领团队创立。张剑辉清华本硕毕业后,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博士学位。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负责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研究期间,结识创业伙伴。2010 年,参加中关村管委会政策宣讲后,张剑辉萌生回国创业念头。他先在西门子(中国)智能电网集团担任首席技术官,感受国内新能源市场水温。

随后,张剑辉与钱昊、舒鹏决定从北京创业,聚焦智能电网储能系统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公司成立前,凭借提高电池效能产品拿到东风汽车订单。2011 年 11 月,海博思创创立,张剑辉妻子徐锐也加入创业。创业初期,团队成员拿出积蓄甚至抵押房产贷款维持公司运转和研发。

从 2011 年起,公司提供电池系统相关产品,并完成多个示范项目,销售额从 2012 年的 450 万元增长到 2013 年的 1800 万元。2019 年起,公司聚焦储能系统业务,收缩其他业务,并计划在 2025 年完全剥离新能源车租赁业务。

海博思创累计融资超过 15 亿元。成立之初获北京市有关部门 100 万元资金支持。启迪之星创投在公司成立半年后出手投资。此后,公司又获得 IDG 资本、启明创投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投资。伴随着投资者的看好,海博思创的估值也在不断增加,由 2012 年 11 月不到 4000 万元,到 2021 年 9 月超过 63 亿元。上市前,张剑辉和徐锐夫妇持股 32.33%;启明创投持股 8.12%,清控银杏持股 6.83% 等。

二、深耕储能,业绩斐然

海博思创通过提供储能系统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为传统发电、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终端电力用户等客户提供全系列储能系统产品。目前,公司对外销售的储能系统产品主要包括功率型储能系统、能量型储能系统、用户侧储能系统和系统控制类产品,可应用于火电机组联合调频、可再生能源并网、独立储能电站,以及移动充储和工商业储能等场景。

经过多年深耕,海博思创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发电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公司,以及特变电工、晶澳科技等新能源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随着产品获得越来越多客户认可,海博思创的储能系统出货量快速增长。根据 CNESA 统计,公司 2021 年和 2022 年在国内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排行榜中均排在首位。国际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直言,该公司在 2023 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中排第五名。

这离不开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从 2021 年开始,三年半在研发上累计投入超过 4.4 亿元,取得了 138 项专利(62 项发明专利)及 154 项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成果。

公司近年的收入和利润飞速增长。招股书显示,在 2021 年至 2024 年 6 月的报告期内,海博思创的营收分别约为 8.38 亿元、26.26 亿元、69.82 亿元和 36.87 亿元,净利润则分别达到约 0.15 亿元、1.82 亿元、5.78 亿元和 2.8 亿元。业绩飙升背后,得益于政策对储能行业的大力支持。截至 2024 年 6 月底,全国已发布约 2160 余项与储能直接和间接相关的政策。据 CNESA 预测,哪怕是保守情况下,2028 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规模也将达到 168.7GW。

在产能利用率超过 100% 的情况下,海博思创准备将通过募资获得的部分资金近 3 亿元,用来建设年产 2GWh 的储能系统生产项目。

三、储能受宠,IPO 意义重大

在上市融资收紧背景下,海博思创 IPO 的顺利过会,标志着其即将 “叩响” 资本市场的大门。虽然 IPO 审查趋严,但国家对储能行业的支持力度依然强劲,具备创新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储能企业仍受资本市场青睐。海博思创顺利过会展示了储能行业优质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储能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的融资造血能力至关重要。上市能为企业提供更多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和市场开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还能提供并购机会和资源整合能力。当前,储能行业在资本赛道呈现两极分化趋势,资本市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研发能力、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以及盈利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升。

四、面临挑战与未来发展

海博思创 IPO 业绩亮眼背后也有重重挑战,如客户高度集中、储能业务毛利率逐年下降、主要电芯依赖外部采购等问题。储能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仍取决于核心技术的突破、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运营效率的提升。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构建清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提升成本管控能力和供应链效率。上市只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里程碑,真正决定企业长期成败的是技术实力、市场布局和运营效率的综合能力。

小结

海博思创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即将迈入资本市场新纪元。公司自成立起就获得多家知名投资机构投资,在新能源行业陷入低谷时,也凭借坚韧意志和资本支持度过难关。如今,海博思创将战略发展目光投向启东,打造区域高精尖产业集群,为中国绿色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声明:网站中发布的内容转载于网络,文章中如有涉及到广告信息请自行甄别。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第一时间删除!发布者:马克,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iedai.com/4170.html

(0)
马克的头像马克
上一篇 2024年11月4日 下午4:16
下一篇 2024年12月4日 下午2:22

相关推荐

  • 金发半年净利润超5.50亿,印尼项目投产,全球化布局加速!

    金发科技(600143)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0亿元到6.5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70亿元到2.70亿元,同比增长44.82%到71.15%;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01亿元到6.0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52亿元到2.52亿元,同比增长43.48%到7…

    2025年7月18日
    2600
  • 国内新能源电池CCS企业50强

    CCS(Cells Contact System,集成母排,线束板集成件),CCS 产品由信号采集组件、塑胶结构件、铜铝排等组成,铜铝排将多个电芯通过激光焊接进行串并联,信号采集组件FPC等通过与铜铝排、塑胶结构件连接从而构成电气连接与信号检测结构部件。 图CCS产品结构,图源东尼电子官网 随着新能源电池集成技术的发展,CCS集成母排除了传统的线束方案外,还…

    2024年10月15日
    55800
  • 看“中国动力电池之都”如何助力“中国汽车第一城”

    一个是“中国汽车第一城”——重庆,今年1—6月,重庆汽车产量121.4万辆,重回“中国汽车第一城”,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位列全国汽车产量前十省市第一。 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池。华龙网 辛飞 摄 一个是“中国动力电池之都”——宜宾,2023年,其动力电池产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13亿元,成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最全、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

    2024年11月4日
    18400
  • 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成功通过技术鉴定

    7月5日,“适用于高比例新能源多场景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技术鉴定会在北京召开。此次鉴定会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郭剑波、饶宏、王成山等多位院士,以及来自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电水利设计总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的共13位专家…

    2025年7月5日
    3500
  • 欧洲大储与美国大储有哪些不同

    欧洲大型储能(大储)和美国大型储能之间存在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市场规模、驱动因素、政策环境、技术趋势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美国大储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之一,且以大型储能为主。 美国大储市场增速快,预计到2025年,美国新增表前储能装机规模将达190.3GWh,2021~2025年年化复合增速高达125%。 欧洲大储 欧洲…

    2024年12月4日
    26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