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主要介绍下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高压电流是如何传递到电池组的?
高压电流传递到电池组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组件,具体取决于充电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系统。
1 充电方式大揭秘
1.1 家庭慢充:经济实惠但耗时漫长
家庭慢充,通常使用 220V 的家用电源,电流相对较小,功率一般在 3 – 7kW 左右。
当你晚上回到家,把车停好,插上充电枪,就像给手机充电一样简单。这时候,车载充电机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缓缓地输入到电池组里。这个过程比较温和,对电池的损伤极小,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不过,它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充电时间太长,要是你着急出门办事,这可就指望不上了,少则五六个小时,多则十几个小时,急性子的车主怕是要急得跺脚。
1.2 公共快充:迅速便捷却暗藏隐患
公共快充常见的功率有 60kW、120kW,甚至更高。它采用的是直流电,电压高、电流大,能直接给电池组快速 “灌输” 电能。
比如说,一辆续航里程 400 公里的新能源汽车,电量快见底的时候,用 120kW 的快充桩,半小时左右就能充到 80% 左右的电量,吃顿饭、逛个商场的功夫,车就又能活力满满了。
但快充也有弊端,大电流快充会让电池产生大量的热,就像人剧烈运动后会发热出汗一样,电池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会加速电池内部材料的老化,减少电池的循环寿命。而且,如果充电桩维护不当,或者充电接口有问题,还可能引发短路、起火等安全事故,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2 高压电流传递的核心部件与功能
高压电流传递的核心部件有充电桩,充电接口,高压线束,车载充电机OBC,动力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BMS等。

2.1 充电桩提供高压电
交流充电桩: 提供高压交流电,通常通过充电枪和充电线连接到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
直流充电桩: 提供高压直流电,同样通过充电枪和充电线连接到新能源汽车的直流充电接口。
2.2 充电接口与高压线束
充电接口: 无论是交流充电接口还是直流充电接口,都设计有高压互锁装置和绝缘监测装置,以确保充电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

高压线束: 从充电接口引出,连接到车载充电机(对于交流充电)或高压配电盒(对于直流充电)。高压线束内部通常由多根高压电缆组成,外面包裹有绝缘材料和屏蔽层,以防止电流泄漏和电磁干扰。

2.3 车载充电机与高压配电盒
车载充电机(OBC): 对于交流充电,车载充电机负责将交流电转换为高压直流电。转换后的高压直流电通过高压线束传递到高压配电盒。

高压配电盒(PDU): 对于直流充电,高压配电盒负责接收充电桩提供的高压直流电,并将其分配到电池组和其他高压设备。高压配电盒内部通常有多个继电器和保险丝,用于控制电流的通断和保护电路。

2.4 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组
电池管理系统(BMS): BMS负责监控电池组的状态,包括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在充电过程中,BMS会根据电池的实时状态调整充电策略,以确保电池的安全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电池组: 高压电流通过高压配电盒分配到电池组的各个单体电池。电池组内部通常有多个电池模块,每个模块包含多个单体电池。单体电池之间通过串联和并联的方式连接,以满足不同的电压和容量要求。
3 充电完成与断开连接
充电完成: 当电池充满电或达到预设的充电量时,BMS会向车载充电器或高压配电盒发送停止充电的信号。车载充电器或高压配电盒将关闭充电过程,并断开与充电桩的连接。
安全断开: 在断开充电连接之前,应确保所有设备都处于安全状态。然后,按照正确的顺序断开充电枪和充电口的连接,并妥善存放充电枪。

高压电流传递到电池组的过程涉及充电桩、充电接口、高压线束、车载充电机(或高压配电盒)、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组等多个环节和组件。这些环节和组件共同协作,确保高压电流能够安全、高效地传递到电池组,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
4 保障充电安全的必备要点
4.1 选择正规充电桩
选择正规的充电桩,是保障充电安全的首要大事。
先看品牌,大品牌往往有着严格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把控。再看充电桩的认证资质,有没有通过 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等权威检测。
还有个实用的小窍门,多去看看用户评价,各大平台、论坛上车主们的真实反馈,要是差评一堆,频繁出故障,咱可千万别选,省得日后麻烦不断。
4.2 遵循充电规范
车主们自己的操作规范与否,也直接关系到充电安全。
每次充电前,务必检查充电枪、充电口是否干净、干燥,要是有水渍、杂物,很可能引发短路。
插枪时,得稳稳当当,按照车辆说明书的指示操作,千万别硬来,损坏接口可就糟了。
开始充电后,也别掉以轻心,留意充电桩的显示屏、车辆仪表盘,看看电流、电压是否正常,有没有异常报警。
要是发现充电过程中,充电桩发出异响、冒烟,或者车辆有焦糊味,别犹豫,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切断电源,并迅速远离车辆,拨打救援电话。
另外,充电结束后,先别急着拔枪,得等车辆系统确认充电完成,再按步骤拔下充电枪,收拾妥当。牢记这些操作要点,才能让每一次充电都平平安安。
声明:网站中发布的内容转载于网络,文章中如有涉及到广告信息请自行甄别。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第一时间删除!发布者:马克,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iedai.com/4396.html